欢迎来到美文阅读网!

疫情大模考:“经”于何处涅槃?“济”于何处重生?

东方时事 时间:2021-04-12

【www.gdfydq.com--东方时事】

作者: 虚声
来源微信公众号:虚声
已获授权转载

经济保卫战开启
1
2月5号,大A开盘,遭受重挫。
受疫情影响,绝大部分股票封死跌停板,堪比2015年的股灾和2016年的熔断。几万亿市值被蒸发。——又到了关灯吃面的时间。

e1c美文阅读


其实早在春节假期,A50指数已经大跌,现在不过是传导到大A罢了。
对于投资者来说,看着纸面财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水,个中滋味其实很不好受。
毕竟自古以来,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花钱容易赚钱难。
毕竟在金融市场上,散户更是亏钱容易盈利难。
但这个时候,已经没有股灾时的惶恐。因为现在处于病毒爆发期,疫情保卫战如火如荼;大家更关心的是生命安全系数,而不是纸面财富起伏。
为打赢这场疫情保卫战,为支援武汉核心战场,各界众志成城。就连军方也已经全面介入:军方医疗队全面进入武汉,军方承担武汉生活物资配送供应任务。

e1c美文阅读


军方介入此次疫情保卫战核心战场武汉,对全国所有人来说都是一针强心剂。大家不用再担忧武汉红十字会同志们的巨婴式矫情,不用担心各级官僚惰性的影响。
每当关键时刻,这支号称人们子弟兵的队伍都是最可靠的群体。
不论是国内战争还是国外战争,不论是九八年抗洪还是汶川救灾,他们总是走在最前线,从来不会让人失望。有了他们的参与,武汉战场相信很快就会捷报频传。
尽管如此,继疫情保卫战之后,随之而来的就是经济保卫战。因为经济才是一切的核心,重中之重。
改革开放的本质是什么?四个字,发展经济。
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什么?四个字,发展经济。
如何用最简单的话总结历史进程?四个字,发展经济。
大历史周期看:所谓战争,不论是对拿枪的敌人,还是对不拿枪的敌人,最终目的都是清除发展经济的障碍。所谓人类文明进程,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发展经济史。
注意,这里是发展经济,不是狭义上的经济发展。
武汉疫情前期公布不及时,很大原因,其一是不了解病毒传播链条,其二是担心经济发展,结果因为芝麻丢了西瓜。但是现在,差不多到了讨论经济保卫战时候了,否则会再丢掉冬瓜。
2
这种金融市场的暴跌本质上来说——
是整个春节假期负面因素的累加;
是疫情战争在金融层面的延伸;
是打这场疫情战役而被迫付出的代价。
我知道很多人对战争的理解过于片面,是一城一地之得失。其实不是那么回事,战争自古以来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。对于战争,关键在于冷静认知,而不是惶恐或盲目乐观。
疫情保卫战为什么会传到金融市场?
答案很简单:疫情战争和金融市场之间,还有一个关键性桥梁,叫社会经济。金融市场依附于社会经济,也是社会经济的主要晴雨表之一。
严格来说,疫情保卫战不会太长久,不会比非典持续时间更长,这是大概率事件。这几日新增加病例,多半是武汉封城时的潜伏者爆发、以及春节期间传染的潜伏者。全国性的管控,大约是从春节之后开始的。
现在疑似新增病例已经到了一个拐点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
按潜伏周期为14天算,到正月十六,潜伏者基本可以显现出来,这大致就是拐点。然后再有一到两个月的善后时间,基本就能解决问题。拐点到来之后,跨省客运会慢慢恢复。
——比疫情保卫战更复杂的是经济保卫战。
疫情决定生存,疫情保卫战是短期的。
经济决定生活,经济保卫战是长期的。
个人认为经济保卫战即将打响。要理解这一层,就必须弄明白战争链条。
战争链条有多长?
1
这次疫情战争——
狭义看,这是一场人与病毒的战争。
病毒的源头是什么?大致两种声音。
主流认知中,现在基本可以判断为蝙蝠,或直接传播,或通过中间宿主传给人类,并在人群中传播。——大部分证据都指向这个情况。
也有少部分声音认为,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,这次是生化战争。——忧患意识可嘉,但没有客观证据,都是猜测。
现阶段的预防途径就是封锁传播通道:
广大农村封路,阻挡病毒传播。
疫情严重的城市(如武汉、黄冈)封城,阻挡二次传播。
对患者和疑似患者隔离医治,对出现患者的小区进行封锁隔离。
——这些策略对阻断病毒传播行之有效,对打赢这场病毒保卫战行之有效;但同时也是七伤拳,对社会经济是沉重的打击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
什么是经济?
经,脉络;济,通达。
此次为疫情保卫战,实际上是以暂时牺牲社会经济脉络为代价。
2
广义上的战争,反映在对宏观经济的影响。
往年初六到十六这段时间,都是返程高峰,路上都是喧响的人群。
现在的乡村,村头大喇叭响不停。乡亲们不能走亲访友去拜年,不能聚会喝酒,更无法返城务工赚钱,在一起吹牛都要小心翼翼。时间仿佛静止了,大家回到无事可干的日子。只要身在其中,就能很轻易地感受到清闲的愉悦(可以心安理得打麻将)和赚不到钱的无奈。
现在的城市,犹如午夜的大街,人烟稀少。餐馆、旅社、影院、KTV基本关着门,只有大药房与蔬菜水果超市正常营业,有戴着口罩的人影进出,回避着空气中可能飘来的病毒。
高铁站门可罗雀,就连出租车都没有几辆,巡视的民警同志戴着眼镜和口罩。
往常拥挤的高铁上,不论是省内线路还是京沪大动脉,现在都有很多空位,甚至可以躺着睡。这在往常是不可想象的。
原本拥挤如春运的地铁,也只有稀稀落落的几个人。大家彼此警惕着坐在某个角落,尽最大努力和其他人保持距离,到站之后赶紧逃离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
所有进出站都要量体温,一路测量N多次。坐上车就要填写旅历表,便于追踪。看见检测人员严阵以待,仿佛去了白袍沙特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
所有这种陌生人接触的公共场所用一句话总结:弥漫着一种井然有序的不安。
从好的一面看,社会组织成熟,人民素质可以保持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。
从不好的一面看,现阶段的人们非常忌惮病毒,心理上有一种深深的戒备,无法正常交流。而且这种戒备会在病毒消失之后持续一段时间。
社会经济的本质是交流。当交流者保留着对彼此的警惕,那就意味着一种断裂。这种断裂意味着生产和消费的断裂,但债务和税收并没有断裂。
那些没开业的老板,都可能要交房租水电,负担工人工资和税收。
那些房东和业主,要还房贷。
这些都是刚性支出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
很多中小企业靠负债经营,一旦运营中断,就可能搞不下去。每个企业倒下,都意味着很多工人失业。这些都是站在代价。
因此战争的链条永远不是孤立的,而是链接社会的各个方面。不论是对看得见的敌人还是看不见的敌人,都会暂时性地牺牲社会经济。所以《孙子兵法》开篇就说:
兵者,国之大事也。
死生之地,存亡之道,不可不察也。
什么是国之大事?就是说社会的脉络(经)通达(济)那些事。
所以打赢疫情保卫战,接下来就是经济保卫战。
那么这次疫情对经济究竟有什么影响?目前有专家说不会有什么影响。当然专家的话也得分两头看,比方说此次疫情,也有专家说不会人传人,这是李鬼型专家;像钟南山这样的专家才是真李逵。
说没什么影响的专家究竟是李鬼还是李逵,还是得分析对比才知道。
之前能参考的案例,只有非典。
复盘非典对经济影响
1
2002年11月26日,第一例非典病例发生在广东佛山。2003年1月份,在广东先后出现11个病例。
2003年3月,香港大学和美国疾控中心,从病人样本中分离了SARS病毒样本;4月16日,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宣布,经过现代版科赫法则检验,已经确认了萨斯的致病原:那是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。
2003年5月21日,最后一例SARS病人出院,在整个疫情周期中,中国感染5328人,死亡349人。全球感染8273人,死亡775人。
非典前后持续半年时间。但是SARS病毒用4个月才传染一千例,也正是从4月开始全面出台防控“非典”疫情的政策。
也就是说在2003年第一季度,社会反应不大,到第二季度才真正动员起来。那时候我上高中,临近高考,高一和高二放假,高三在封闭环境中备考。课间不停地消毒,整个教室充满怪怪的味道。
因此2003年非典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二季度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e1c美文阅读网

非典疫情爆发期的经济增长受到明显拖累。第二季度GDP增速从一季度的+11.1%下降到+9.1%(第三次经济普查后数据),降低了2个点。但下行持续时间较短,总体未改变上行趋势。
此次2019-nCoV病毒,传播速度比SARS病毒快,社会防控时间比较早。因此2019-nCoV病毒对经济的影响会集中体现在2020年第一季度,尤其是1月份和2月份的数据,会变得很难看。当然这是病毒保卫战付出的短期代价。
2
非典之后的十多年,中国经济完成华丽转身:
2003年,中国GDP为13.74万亿人民币(1.66万亿美元,占世界GDP38.9万亿的4.27%,占美国GDP11.46万亿的14.9%),排在美国、日本、英国、德国、法国之后,位居世界第6位,整体规模较小。
2018年,中国GDP为99.03万亿人民币(13.46万亿美元,占世界GDP85.79万亿美元的15.7%,占美国20.5万亿美元的65%),排在美国之后的第二位,并且已经远远甩开日、英、德、法等国,已经是庞然大物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
这是赤裸裸的涅槃重生。
这个规模与发展速度堪称人类历史上的经济奇迹。
这个经济奇迹能在这场疫情之后复制么?
我希望能复制,我相信绝大部分人都希望如此。因为如果再来这样十多年的增长,那么不论对国家(实现双百年战略目标)还是对老百姓(至少下一代的中国人再也不会担忧物质财富问题)都是天大的利好。
但奇迹能否实现,并非取决于希望,而是取决于造成奇迹自身的规律脉络。大致有三大脉络:经济结构,科技应用,大基建。
规律脉络一:经济结构
从经济结构看,非典对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影响最小,对第二产业的工业生产影响次之,对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影响最大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总体来讲,对全年经济数据影响不太大,很快就实现了V型反转,中国经济也走出了1998年开始的经济低谷。此次疫情,同样会对第三产业冲击极大。
原因很简单:
第一产业是土地生产,人和土地打交道,基本影响很小。
第二产业是工业生产,人与机器打交道、也与人打交道,因此影响会变大。但是对比非典时代,工人基本隔离在工厂,对生产影响相对较小。这次是春节,工人基本被隔离在家,回不到工厂去。所以这次疫情对第二产业影响会比非典时增大。
第三产业是服务业,人与人打交道的行业,受到的冲击也最大。
相比2003年,中国经济第三产业占比大幅上升。那时中国经济中,第二产业占据主导,如今是第三产业占据主导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从最终消费来说,2003年中国的消费占比也远小于现在。随着第三产业占比的提升,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逐步⾛低,消费对经济的拉动稳步提升,提升至57.8%,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
——从经济结构来说,此次疫情对社会经济的冲击要大于非典时代
从目前的宏观格局看:中国转向消费推动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不可逆转。
换句话说,此次疫情之后,终端消费对经济贡献会进一步提高,第三产业在中国经济大盘子里的占比会继续增加。但是如何增加则取决于科技的运用。
规律脉络二:科技运用
2003年的世界还没有从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中走出来,纳斯达克指数在2000以下徘徊不定。互联网泡沫有多惨呢?网易的股价最低跌到1美元以下,腾讯到处找人投资却经常碰壁。但是非典之后这十几年,它们都发展成巨头,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。
网易改变了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。
腾讯改变了社交与获取知识途径的方式。
当时的京东还想以国美为模板开连锁店。非典硬生生搅黄了京东的开连锁店梦想,把它逼成电商。
更有趣的是阿里巴巴,非典时期因为一名员工去广州出差,回来的时候突然发烧,说是疑似非典,最后导致阿里巴巴几百人被隔离,让整个杭州城如临大敌。隔壁的公司跑过来闹事。当时阿里员工都不敢说自己在阿里上班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但也正是2003年5月10日,淘宝网成功上线,没有镁光灯也没有鲜花。也因此,5月10日被阿里巴巴定为“阿里日”。从此以后,阿里巴巴和京东一起改变了人们的购物方式,电商崛起而实体零售业凋零。
在2003年,人们还根本想不到出门打滴滴,想不到吃饭可以点美团,想不到在家玩抖音快手,想不到躺着可以刷朋友圈,无法想象出门不用带现金。
这些都是科技运用改变生活的经典案例,同时也意味着经济数据的提升。整个第三产业都得益于科技运用,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。比如信息技术的发展和金融占比的提升,更依赖于科技运用的推广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
但是如今,这些巨头的触角已经伸向互联网的每一个角落。互联网已经从十多年前的高科技变成如今的基础性企业。
此次疫情之后,哪些领域还能爆发出阿里腾讯那样的巨头?或者说新的科技运用将在哪里爆发?
也许在人工智能领域,比如无人驾驶能普及,比如VR场景运用成熟;
也许是新能源领域,比如电动汽车代替传统汽车,或氢核聚变彻底可控;
也许是其他领域,也许暂时没有领域能爆发,谁知道呢。
科技这东西,不好弄,也不好说。所以在这轮疫情之后,科技应用层面充满未系数。
脉络规律之三:大基建
不可否认的是,过去经济的发展,很大程度上依赖大基建。
中国房地产,不论规模还是价格,都是滚雪球一样地壮大。
2003年那会儿,城市化加速。不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扩建,都是高速发展;房价随即起飞。现在中国人已经不缺房子,房价更是让多数人望尘莫及。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资本市场。很明显这个游戏无法如之前那般玩下去。
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,升级房地产,把目前的高层楼房往“田园化与智能化”方向发展,再来一轮房产大跃进。

e1c美文阅读网


过去十几年,中国修建了崭新的高速公路系统,同时修筑了世界上规模最为庞大的高速铁路系统。如今高速公路网络基本铺设完毕,高速铁路加速全国联网。
最关键的是人口结构也不支持之前那种大基建了。
过去十几年大基建,建立在六零后那代农民工任劳任怨的基础之上。如今六零后已经步入六十岁,迈入老年人行列。七零后的农民工数量锐减,八零后以后基本不愿意去工地干农民工那种活。简而言之,即便想搞,也没有那么多农民工了。
以前那种随处可闻的修路修桥的机器声,以后会越来越少,甚至是难得一见。
当然接下来大基建也不是不能玩,而是要告别传统的盖房子修路,转向新基建。比方说5G基建,比方说新能源充电桩,这些都是基建,但是规模和过去大盖房子、大修路、大建高铁肯定没法比,很难像过去一样靠基建投入推动经济发展了。
这里我有一个猜想:就是既然大基建玩差不多了,会不会如同美帝那样开始玩金融市场?
最后
上面说了这么多,就是想说此轮疫情保卫战之后,经济不会像非典之后那般发展。原因很简单,历史可能有相似之处,但永远不会重复。
这场经济保卫战,和非典之后相比,短期内的手段类似。
短期手段之一,保证社会资金有充足的流动性。
短期手段之二,针对性减免税收,延缓贷款时间,让中小企业喘口气。因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弱,但又是就业的主力军。
中长期看——
非典之后,中国经济把量跑上来了,实现了把量做大。
但现如今中国经济体量已经足够大,继续之前那般高速做大体量已经没必要、也很难做到,关键是要完成产业结构升级,把“质”提上来。
其中的关键,就在于能否在新一轮科技应用中找到新的战略方向,就像之前基于互联网应用那样。
这轮疫情之后的经济保卫战,本质上是品质攻坚战。
简而言之——
“经”因“品”而涅槃
“济”因“质”而重生
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gdfydq.com/shehuizatan/82272.html

推荐内容